• Overview简介
  • Members成员
    • team 团队
    • Postdoc/Research Associate 博士后/研究系列
    • PhD / Master student 研究生
    • Administrative team 行政团队
    • Big Science Infrastructure for Intelligent Energy Storage
    • Engineer / Research Associate 工程师/科研助理
    • Xiamen University & Space Peptides Peptide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R&D Team 厦门大学胜泽泰多肽制药工程与智能设备研发中心
    • 派瑞未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发中心
    • Alumni 校友
    • Visiting scholar 访问学者
    • Prof. Hong
  • Research研究
    • AI for Single-molecule Electronics
    • AI for Materials
    • Software & BigData 软件和大数据
  • Publications论文
  • News新闻
    • 科研进展
    • 投稿心得
    • 文献分享
    • 活动风采
    • 校友动态
    • 其他
  • Join Us纳贤
    • 招生宣传
    • 招聘启事
精密仪器与单分子工程实验室(pilab)

News 新闻

Overview简介 / News新闻 / 文献分享 /
By 方朝
In 文献分享 Posted 09/09/2020

文献分享 | 《Nano Letters: 二茂铁单分子结中存在的可操控量子干涉》

器件小组Nano Letters: 二茂铁单分子结中存在的可操控量子干涉前言茂金属(metallocene)是由过渡金属和环戊二烯相连所形成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其在分子器件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茂金属便是——二茂铁(ferrocene)。二茂铁的具有极低的环旋转势垒,这种易于旋转的特性使得二茂铁分子具有潜在的多种几何构型。对此,Latha Venkataraman与Ferdinand Evers 等人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技术(STM-BJ)和从头算... […]

Read More
By 袁赛赛
In 文献分享 Posted 09/09/2020

文献分享 | 《Matter:长程有序水链在A-T和C-G核苷酸之间的分布》

电化学与单团簇小组Matter:长程有序水链在A-T和C-G核苷酸之间的分布前言互补碱基对之间的相互作用对DNA杂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虽然碱基对的长程相互作用相比短程而言弱化了很多,但是这种长程相互作用在生命体重普遍存在,因此相应研究对揭示生命起源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传统的实验方法与仪器,研究这些弱的长程相互作用极具挑战性。本工作结合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力学谱(SMFS)和拉曼... […]

Read More
By 庄小燕
In 文献分享 Posted 09/09/2020

文献分享 | 《Nature communication:基于DNA纳米器件的单分子生物传感器构建》

​生物传感小组Nature communication:基于DNA纳米器件的单分子生物传感器构建前言导论随着人们对疾病早期诊断需求的不断提升,建立一种快速且低成本的疾病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方法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生物体内的相关免疫因子或肿瘤标记物等通常以非常低的浓度存在,如何从一个含有多种成分的临床样本里面检测到目标生物标记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采用的临床诊断检测一般基于平均免疫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s),即在这... […]

Read More
By 陈垚荣
In 文献分享 Posted 06/09/2020

文献分享 | 《JACS:单个自旋交叉纳米粒子的热滞成像》

光电磁小组JACS:单个自旋交叉纳米粒子的热滞成像 文章导读随着自旋电子学的发展,自旋交叉(spin-crossover, SCO)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高自旋与低自旋间转变过程中的磁滞特性为信息存储、热致变色、纳米器件等提供了巨大助力。但是,目前基于大量样本平均值的检测手段无法避免粒子间相互作用,从而样本的构效关系、固有磁滞特性以及可循环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聚焦于这个难点,近日,南京大学王伟课题组在JACS上发表的最新... […]

Read More
By 徐星海
In 文献分享 Posted 28/08/2020

文献分享 | 《ICLR:专家经验的引导让强化学习学会探索》

文献分享:控制小组ICLR:专家经验的引导让强化学习学会探索Making Efficient Use of Emonstrations to Solve Hard Exploration Problems       文章导读本文介绍了R2D3算法1,该算法可以有效利用专家数据演示来解决在不确定性初始条件下强化学习无法有效探索学习的问题。本文还演示了此算法在八种应用场景中的控制效果,并证明了R2D3可以提高探索效率,解决其他SOTA(state of the art,截止目前最先进的算法)算法无法解决的稀... […]

Read More
By 曾标峰
In 文献分享 Posted 26/08/2020

文献分享 | 《Nature Photonics:亚纳米分辨率的单分子光致发光成像》

​文献分享:二维小组Nature Photonics:亚纳米分辨率的单分子光致发光成像 文章导读利用纳米天线(nanoantennas)结构产生高度局域化的光场来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原子级超高分辨率的光学表征,已经逐渐发展成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其中存在一个难点,即在进行荧光成像时,由于金属与荧光分子的电子耦合产生荧光猝灭,限制了成像分辨率,使得过去荧光成像最高只能达到8 nm的分辨率。聚焦于这个难点,近日,侯建国院士... […]

Read More
By 朱奕轩
In 文献分享 Posted 16/08/2020

文献分享 | 《JACS:具有光和电响应的人工分子泵》

文献分享:生命与传感小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具有光和电响应的人工分子泵前言先前我们提到了人工分子机器的一种(https://mp.weixin.qq.com/s/GjHolohLK009R26VsAfzDw),即人工分子马达。此次我们来探究另一种人工分子机器——人工分子泵(artificial molecular pumps, AMPs)。在生命体内就存在一系列分子泵,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存在于细菌细胞膜表面的膜蛋白(Bacteriorhodopsin),它可以通过光引发的... […]

Read More
By 高腾洋
In 文献分享 Posted 16/08/2020

文献分享 | 《Langmuir:用于表面测试的亚微米球形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的制备》

​文献分享:单团簇与电化学小组Langmuir:用于表面测试的亚微米球形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的制备文章导读本文报道了一种新颖的方法,通过在合适的高能氦离子束作用下通过对单晶硅进行“膨胀”实现硅亚微米球形原子力显微镜(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探针的可控制备,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直径从100 nm到1 μm的硅亚微米球的精确调控,填补了传统球形AFM探针(1-10 μm)在纳米尺度测量存在的盲区。摩擦测试结果显示这种亚微米球... […]

Read More
By 王珏钧
In 文献分享 Posted 16/08/2020

文献分享 | 《Science:通过单分子输运测定等离激元热载流子的能量分布》

文献分享:光电磁组Science:通过单分子输运测定等离激元热载流子的能量分布前言光激发下纳米金属表面热载流子生成过程。(i)平衡费米能级状态。​(ii) 光激发下表面等离子体非辐射跃迁产生电子-空穴对导致。(iii)热电子-热空穴对的不平衡分布热载流子产生于纳米金属表面等离子基元的非辐射弛豫过程,是一类能量分布偏离费米-狄拉克分布的高能电子-空穴对。因能够克服能带限制,等离子体在其驱动的光化学、太阳能捕获装置和光电... […]

Read More
By 陈杭
In 文献分享 Posted 10/08/2020

文献分享 | 文献分享《Science:近室温下具有巨大热电势的离子明胶》

​文献分享:器件小组Science:近室温下具有巨大热电势的离子明胶Giant thermopower of ionic gelatin near room temperatureCheng-Gong Han1,2*, Xin Qian3*, Qikai Li1,4, Biao Deng1, Yongbin Zhu1, Zhijia Han1, Wenqing Zhang5, Weichao Wang6, Shien-Ping Feng4, Gang Chen3†, Weishu Liu1,2† 文章导读传统热电材料通常使用窄带隙的半导体材料,以电子或者空穴作为载流子,其热电势仅仅为100~200 mV/K。因此,在室温下... […]

Read More
共91条 首页上页1...678910下页尾页
π-lab@xmu
Contact
    •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Materials and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 Prof. Wenjing Hong 洪文晶
      Prof. Wenqiu Su 苏文湫
      Asso. Prof.  Jia Shi 师佳
      Assoc. Prof. Junyang Liu 刘俊扬
      Assoc. Prof. Jie Bai 白杰
      Assoc. Prof. Mingbin Gao 高铭滨
        Assoc. Prof. Jing Li 李晶
    • Room 499, Chemistry Building, 361005 Xiamen, China (+86-592-2180680);

    • The second floor of Building 1, Tan Kah Kee Innovation Laboratory,361005 Xiamen, China (+86-592-2180680)

Links
    • Prof. Zhong-qun Tian’s group
    • Chem. Eng. XMU
    • Micro-Nano Center. XMU
    • College Chem. and Chem. Eng., XMU
    • XMe_DataAnalysis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