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verview简介
  • Members成员
    • team 团队
    • Postdoc/Research Associate 博士后/研究系列
    • PhD / Master student 研究生
    • Administrative team 行政团队
    • Big Science Infrastructure for Intelligent Energy Storage
    • Engineer / Research Associate 工程师/科研助理
    • Xiamen University & Space Peptides Peptide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R&D Team 厦门大学胜泽泰多肽制药工程与智能设备研发中心
    • 派瑞未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发中心
    • Alumni 校友
    • Visiting scholar 访问学者
    • Prof. Hong
  • Research研究
    • AI for Single-molecule Electronics
    • AI for Materials
    • Software & BigData 软件和大数据
  • Publications论文
  • News新闻
    • 科研进展
    • 投稿心得
    • 文献分享
    • 活动风采
    • 校友动态
    • 其他
  • Join Us纳贤
    • 招生宣传
    • 招聘启事
精密仪器与单分子工程实验室(pilab)

News 新闻

Overview简介 / News新闻 /
By 曾标峰
In 文献分享 Posted 26/08/2020

文献分享 | 《Nature Photonics:亚纳米分辨率的单分子光致发光成像》

​文献分享:二维小组Nature Photonics:亚纳米分辨率的单分子光致发光成像 文章导读利用纳米天线(nanoantennas)结构产生高度局域化的光场来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原子级超高分辨率的光学表征,已经逐渐发展成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其中存在一个难点,即在进行荧光成像时,由于金属与荧光分子的电子耦合产生荧光猝灭,限制了成像分辨率,使得过去荧光成像最高只能达到8 nm的分辨率。聚焦于这个难点,近日,侯建国院士... […]

Read More
By 朱奕轩
In 文献分享 Posted 16/08/2020

文献分享 | 《JACS:具有光和电响应的人工分子泵》

文献分享:生命与传感小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具有光和电响应的人工分子泵前言先前我们提到了人工分子机器的一种(https://mp.weixin.qq.com/s/GjHolohLK009R26VsAfzDw),即人工分子马达。此次我们来探究另一种人工分子机器——人工分子泵(artificial molecular pumps, AMPs)。在生命体内就存在一系列分子泵,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存在于细菌细胞膜表面的膜蛋白(Bacteriorhodopsin),它可以通过光引发的... […]

Read More
By 高腾洋
In 文献分享 Posted 16/08/2020

文献分享 | 《Langmuir:用于表面测试的亚微米球形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的制备》

​文献分享:单团簇与电化学小组Langmuir:用于表面测试的亚微米球形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的制备文章导读本文报道了一种新颖的方法,通过在合适的高能氦离子束作用下通过对单晶硅进行“膨胀”实现硅亚微米球形原子力显微镜(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探针的可控制备,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直径从100 nm到1 μm的硅亚微米球的精确调控,填补了传统球形AFM探针(1-10 μm)在纳米尺度测量存在的盲区。摩擦测试结果显示这种亚微米球... […]

Read More
By 王珏钧
In 文献分享 Posted 16/08/2020

文献分享 | 《Science:通过单分子输运测定等离激元热载流子的能量分布》

文献分享:光电磁组Science:通过单分子输运测定等离激元热载流子的能量分布前言光激发下纳米金属表面热载流子生成过程。(i)平衡费米能级状态。​(ii) 光激发下表面等离子体非辐射跃迁产生电子-空穴对导致。(iii)热电子-热空穴对的不平衡分布热载流子产生于纳米金属表面等离子基元的非辐射弛豫过程,是一类能量分布偏离费米-狄拉克分布的高能电子-空穴对。因能够克服能带限制,等离子体在其驱动的光化学、太阳能捕获装置和光电... […]

Read More
By 陈杭
In 文献分享 Posted 10/08/2020

文献分享 | 文献分享《Science:近室温下具有巨大热电势的离子明胶》

​文献分享:器件小组Science:近室温下具有巨大热电势的离子明胶Giant thermopower of ionic gelatin near room temperatureCheng-Gong Han1,2*, Xin Qian3*, Qikai Li1,4, Biao Deng1, Yongbin Zhu1, Zhijia Han1, Wenqing Zhang5, Weichao Wang6, Shien-Ping Feng4, Gang Chen3†, Weishu Liu1,2† 文章导读传统热电材料通常使用窄带隙的半导体材料,以电子或者空穴作为载流子,其热电势仅仅为100~200 mV/K。因此,在室温下... […]

Read More
By 陈李珏
In 文献分享 Posted 10/08/2020

文献分享 | 《Nature Physics:扭曲双层过渡金属二卤化物中的平带》

文献分享:前沿小组Nature Physics:扭曲双层过渡金属二卤化物中的平带Flat bands in twisted bilayer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Authors: Zhiming Zhang, Yimeng Wang, Kenji Watanabe, Takashi Taniguchi, Keiji Ueno, Emanuel Tutuc and Brian J. LeRoy  扭角电子学背景介绍2011年,UT Austin的Rafi Bistritzer 和Allan H. MacDonald通过理论计算预测了当双层石墨烯的层间夹角为1.05°(魔角)时,双层石墨烯的狄拉克... […]

Read More
By
In 科研进展 Posted 04/08/2020

科研进展丨厦门大学胜泽泰多肽制药工程与智能设备研发中心揭牌仪式

2020年7月​28日,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厦门大学胜泽泰多肽制药工程与智能设备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厦门大学漳州校区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厦门大学校长张荣、副校长叶世满、副校长江云宝,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宋毅、院长谢兆雄、副院长洪文晶,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詹伟、管委会副主任张庆东,漳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林朝晖,胜泽泰医药科技总经理何润泽,古雷经济开发区相关部门... […]

Read More
By 赵世强
In 文献分享 Posted 03/08/2020

文献分享 | 文献分享《Nature Electronics:二维电子器件中的本征氧化物高κ栅介质》

​二维材料和分子操纵小组文章导读:硅基半导体是目前微电子工业的主流材料,但是二氧化硅较低的介电常数限制了其在先进制造工艺中的应用。开发具有高介电常数(ε>10)的超薄高质量氧化物介电层已成为该领域的一个主流研究方向。近日,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课题组首次将高迁移率的二维半导体表面氧化成高κ栅介质,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的构筑和逻辑门电路的研究。前沿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发明集成电路以来,硅基... […]

Read More
By 林禄春
In 文献分享 Posted 03/08/2020

文献分享 | 《Nature: 基于化合物规模化再利用研发SARS-CoV-2抗病毒药物》

文献分享:仪器小组Nature: 基于化合物规模化再利用研发SARS-CoV-2抗病毒药物Discovery of SARS-CoV-2 antiviral drugs through large-scale compound repurposing Laura Riva, Shuofeng Yuan, Xin Yin, Laura Martin-Sancho, Naoko Matsunaga, Lars Pache, Sebastian Burgstaller-Muehlbacher, Paul D. De Jesus, Peter Teriete, Mitchell V. Hull, Max W. Chang, Jasper Fuk-Woo Chan, Jianli Cao, Vincent Kwok-Man Poon, Kr... […]

Read More
By 余培锴
In 文献分享 Posted 02/08/2020

文献分享 | 文献分享《Nature Nanotechnology:范德华接触点探测卤化钙钛矿的光电运输性质》

​文献分享:生命与传感小组前沿太阳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解决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的理想选择之一。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系列能将阳光转化为电能的光伏器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其中之一,其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实验室条件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已经表明可以与现有的光伏技术相媲美。然而,大多数PSC在受控实验测量环... […]

Read More
共246条 首页上页1...1819202122...25下页尾页
π-lab@xmu
Contact
    •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Materials and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 Prof. Wenjing Hong 洪文晶
      Prof. Wenqiu Su 苏文湫
      Asso. Prof.  Jia Shi 师佳
      Assoc. Prof. Junyang Liu 刘俊扬
      Assoc. Prof. Jie Bai 白杰
      Assoc. Prof. Mingbin Gao 高铭滨
        Assoc. Prof. Jing Li 李晶
    • Room 499, Chemistry Building, 361005 Xiamen, China (+86-592-2180680);

    • The second floor of Building 1, Tan Kah Kee Innovation Laboratory,361005 Xiamen, China (+86-592-2180680)

Links
    • Prof. Zhong-qun Tian’s group
    • Chem. Eng. XMU
    • Micro-Nano Center. XMU
    • College Chem. and Chem. Eng., XMU
    • XMe_DataAnalysis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