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verview简介
  • Members成员
    • team 团队
    • Postdoc/Research Associate 博士后/研究系列
    • PhD / Master student 研究生
    • Administrative team 行政团队
    • Big Science Infrastructure for Intelligent Energy Storage
    • Engineer / Research Associate 工程师/科研助理
    • Xiamen University & Space Peptides Peptide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R&D Team 厦门大学胜泽泰多肽制药工程与智能设备研发中心
    • 派瑞未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发中心
    • Alumni 校友
    • Visiting scholar 访问学者
    • Prof. Hong
  • Research研究
    • AI for Single-molecule Electronics
    • AI for Materials
    • Software & BigData 软件和大数据
  • Publications论文
  • News新闻
    • 科研进展
    • 投稿心得
    • 文献分享
    • 活动风采
    • 校友动态
    • 媒体看π-lab
    • 其他
  • Join Us纳贤
    • 招生宣传
    • 招聘启事
精密仪器与单分子工程实验室(pilab)

News 新闻

Overview简介 / News新闻 /
By
In News新闻 Posted 25/12/202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Electronics 2025 Chongqing,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Electronic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Electronics 2025 Chongqing, China.Molecular electronics, a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at the frontiers of chemistry, physics, biology, electronics, and their many interfaces, is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worldwide. Wit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in-depth research, molecular electronics is expected to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lectronics and materials science in the future. […]

Read More
By 信息材料与工业智能实验室XMU
In 其他 Posted 06/12/2024

喜报丨π-Lab2024级硕士生曾天悦荣获厦门大学“南强杯”学术演讲比赛一等奖

前言11月30日下午,厦门大学第二届“南强杯”研究生三分钟学术演讲比赛的决赛在外文学院112报告厅举行。本次比赛由厦门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外文学院外语教学部承办,厦门大学“南强优博计划”活动管理团队成员策划并组织实施。本次学术演讲比赛以“学术争鸣求创新,演讲竞技展才华”为主题,全校28个学院共计100份参赛视频参与初赛,20位优秀选手成功晋级决赛。最终,经过专业评委评审,π-Lab2024级硕士生曾天悦荣获一等奖。详情曾天悦同学以“... […]

Read More
By 信息材料与工业智能实验室XMU
In 投稿心得 Posted 04/12/2024

投稿心得 | 周彧、季淑蕊、朱奕轩《JACS》:C-H···π作用下电荷传输的“纳米级演变”

投 稿 心 得2024年10月31日,我们关于“C-H···π作用下电荷传输的纳米级演变”的工作成功被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接收。这项工作研究了分子间电荷传输在纳米尺度的演化规律,证明C-H···π作用在提升电导和调控效率的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年6月,我从厦门大学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10月,硕士阶段的第一个完整工作成功发表。回顾在厦大Pi-Lab的三年学习和生活,辛苦与收获并存。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1、... […]

Read More
By 信息材料与工业智能实验室XMU
In 科研进展 Posted 27/11/2024

科研进展 | 周彧、季淑蕊、朱奕轩《JACS》:C-H···π作用下电荷传输的“纳米级演变”

前言与背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许多化学和生物过程。比如蛋白质是如何折叠成精确的形状,分子如何相互识别、完成特定功能,这些都离不开微观世界的分子间作用力。其中一种较弱但重要的作用力叫做“C-H···π作用”,它在蛋白质的稳定性、催化反应等生物和化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多个C-H···π作用可以协同增强分子间的吸引力,有时甚至比常见的芳香环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还要强。不过,科学家们对这... […]

Read More
By 信息材料与工业智能实验室XMU
In 文献分享 Posted 27/11/2024

文献分享 | AIChE:自适应安全强化学习优化电池快速充电协议

前言与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快充策略逐渐在减少充电时间、缓解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以及优化电动汽车车队经济性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使用过大电流对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可能会导致电池寿命降低;若是激进充电,甚至可能带来包括火灾和爆炸在内的重大安全风险。为了能够在减少充电时间的同时保证电池的安全性、防止电池退化,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多种针对电池的快充策略,且大致可分为三类:临时方法、基于模型的... […]

Read More
By 信息材料与工业智能实验室XMU
In 活动风采 Posted 27/11/2024

活动风采丨π-Lab在嘉庚实验室羽毛球联赛中取得喜人佳绩!

青春激扬,羽动校园!11月10日,我们课题组与侯旭老师课题组、李剑锋老师课题组和杨勇老师课题组(以首字母排序)四组联办的嘉庚实验室羽毛球联赛,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爱秋体育馆成功举办。π-Lab师生积极响应号召,组织了一支由二十余名选手构成的队伍参与比赛,并在各个项目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展示了我组在学术研究之外的综合实力,也极大地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与自豪感。精心筹备,蓄势待发为了备战本次联赛,π-L... […]

Read More
By 信息材料与工业智能实验室XMU
In 文献分享 Posted 27/11/2024

文献分享 Nature Communications:石墨烯-CrSBr磁性异质结中静电调控的自旋极化现象

前言与背景石墨烯作为一种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子性质,如高载流子迁移率和可调的能带结构,成为自旋电子学研究的热点。然而,石墨烯本身并不具备磁性,这限制了其在自旋电子学领域的应用,因此需要通过与磁性材料的接触或掺杂来引入自旋极化,将石墨烯与其他磁性材料结合,形成所谓的“磁性近邻异质结”。然而,这些方法往往难以精确控制石墨烯自旋极化的程度,或者在调控过程中会引入额外的散射,影响电子的迁移率。此外,... […]

Read More
By 信息材料与工业智能实验室XMU
In 文献分享 Posted 27/11/2024

文献分享 | 与郑永豪课题组合作《Science advances》:门控位点自由基注入:单分子结中的双向电导调制

前言与背景由轻元素组成的有机自由基,因其在自旋相关领域展现出的巨大应用潜力,而日益受到科学界的密切关注。尽管如此,自由基在调控分子导电性方面的作用却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随着单分子技术和单分子导电装置的不断进步,深入探究分子层面的导电机制成为可能。近期位于导电通道中的自由基成为研究的焦点,揭示出它们能够显著提升导电性能。然而,对于非位点自由基——即那些能够影响主导电通道却又不直接参与其中的自... […]

Read More
By 信息材料与工业智能实验室XMU
In 投稿心得 Posted 27/11/2024

投稿心得|闫陈帅、方朝、甘津瑜《ACS Nano》—— 从分子电子学到分子智能学

2024年10月,我们通过系统综述过去50年单分子电子学(SME)的进展和SME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展望,以“From Molecular Electronics to Molecular Intelligence”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ACS Nano》上发表了综述性文章 (DOI: 10.1021/acsnano.4c10389)。01 论文简述1.分子电子学历史回顾分子电子学的开端单分子电子学——一个以操纵单个分子作为独立电子器件的学科,从1974年诞生起,便以极致的尺度(物质保持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最小... […]

Read More
By
In 文献分享 Posted 30/10/2024

文献分享 | Nature:三段式人工智能方法用于化学研究:发现优异光伏材料同时产生新化学知识

前言与背景在人工智能科研研究范式下,已实现了预测、实验、分析的闭环实验。这种方式在加速科学发现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但目前还不可能利用闭环优化策略来获取全新的化学知识。在分子功能的前沿,这种基本的理解与人工智能指导的优化策略的实际结果具有同等重要性,并且对于将人工智能指导的发现与人类科学过程相结合至关重要。光稳定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化学功能,目前缺乏通用的化学设计原则。化学知识的缺乏限制了有机光伏... […]

Read More
共265条 首页上页12345...27下页尾页
π-lab@xmu
Contact
    •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Materials and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  Prof. Wenjing Hong 洪文晶

           Prof. Wenqiu Su 苏文湫

           Assoc. Prof. Jia Shi 师佳

           Assoc. Prof. Junyang Liu 刘俊扬

           Assoc. Prof. Jie Bai 白杰

           Assoc. Prof. Mingbin Gao 高铭滨

           Assoc. Prof. Jing Li 李晶

    •  Room 499, Chemistry Building, 361102

           Xiamen, China (+86-592-2180680);

    •     The second floor of Building 1, Tan Kah Kee

          Innovation Laboratory,361005 Xiamen,

          China (+86-592-2180680)

Links
    • Prof. Zhong-qun Tian’s group
    • Chem. Eng. XMU
    • Micro-Nano Center. XMU
    • College Chem. and Chem. Eng., XMU
    • XMe_DataAnalysis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