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花开满校园的六月,凤凰树下,π-Lab又将送别一届毕业生。2022年5月23日,π-Lab课题组在嘉庚创新实验室三号楼分别开展了第一批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5月23日上午,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会在嘉庚创新实验室三号楼二楼报告厅开展,共有两场:第一场答辩会由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佳老师担任答辩主席,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杨扬老师和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俊扬老师担任答辩委员;第二场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潜翀老师担任答辩主席,师佳老师、杨扬老师和刘俊扬老师担任答辩委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薇老师担任答辩秘书。因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课题组各级研究生通过线下或线上腾讯会议参会。

答辩会上,课题组的8位硕士研究生依次在规定时间内从研究背景、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和讨论等多个方面汇报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之后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专业问题并指出在毕业论文中需要修改的瑕疵。答辩硕士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回答,同时也更加明确各自论文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之后进行修改的方向。最后,经答辩委员会评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8位硕士研究生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其工学硕士学位。
5月23日下午,课题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议在嘉庚创新实验室三号楼会议室3开展。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魏展画教授担任答辩主席,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谢作提副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佳副教授、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杨扬副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俊扬副教授担任答辩委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薇老师担任答辩秘书。

会议开始,洪老师首先回忆了从π-Lab建立就在实验室开始研究工作的“元老”郑珏婷和李瑞豪同学的点点滴滴,并对他们在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重点介绍。会上,郑珏婷和李瑞豪同学分别以《单分子电子器件构筑方法及电学-谱学表征研究》、《基于高频激励的单分子器件电输运特性研究》为题对博士阶段的主要工作进行了答辩陈述,答辩专家对两位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给予了肯定,同时对答辩课题和论文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点评。最后,答辩委员会经过充分讨论、综合评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郑珏婷和李瑞豪同学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其工学博士学位。

愿此去前程似锦,再逢依旧如故——暖暖海风,轻轻拂面,临别之时,点点滴滴的回忆,如海风般轻轻的吹拂在心头;数不完的欢乐,道不尽的感动,化为临别的寄言赠与大家。

郑珏婷
转眼来到π-Lab已经7年,很荣幸自己可以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学习成长,非常感谢洪老师、俊扬师兄、杨杨师兄和师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所有一起并肩奋斗的伙伴们。祝愿师弟师妹们学有所成,祝愿π-Lab蓬勃发展!

李瑞豪
四年博士时光转瞬即逝,经过顺利答辩之后我也要毕业啦。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洪老师、师老师、杨老师和俊扬师兄的悉心指导和帮助,然后要感谢π-Lab的小伙伴们对我的包容和鼓励。祝愿π-Lab大家庭今后文章多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精彩。

董钢
相见时难别亦难,π-Lab 19人尚全。本欲合影相留念,总有缺席空怅然。科研有泪莫轻弹,相忆同窗BJ间。劳燕分飞各西东,同窗挚友共北南。

左丹阳
花开花落万物道,聚散离别终有时。这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望每个人都能脚踏实地,也能仰望星空,既有随处可栖的江湖,也有追风逐梦的骁勇。

张荷潍
感谢洪老师、杨老师、刘老师和师老师三年的栽培,也感谢π-Lab小伙伴的帮助。希望大家今后的科研道路顺顺利利。

黄龙凤
在π-Lab的流金岁月,会是闪闪发光的人生掠影。愿我们怀揣梦想,奔赴山海。

祝知雨
能够加入π-Lab大家庭,与所有的小伙伴们同享三年的时光是我的荣幸。愿大家未来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以回首。

石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洪老师、杨老师、至行姐三年来的指导与培养,感谢田老师、师老师、刘老师对我的帮助,感谢各位优秀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祝愿π-Lab这个大家庭paper多多、scientist多多、manager多多。

钟家和
π-Lab,一个拥有无限创造与可能的实验室,在这里我真切地见识到了一个善做科研,会搞文娱,组内党政工作还做得如此优秀的学术顶尖课题组的样子。很感谢三年来受到的指导、照顾和陪伴,一切感激之情均在无言之中。最后,想对师弟师妹们说:所有挫折终将成为以后每个“发光”日子的最好证明。愿课题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学术之巅实现每一个曾经以为不可能的奇迹。

周萍
希望身边相遇的每一个人都永葆年轻纯真的心灵,能拥有朝霞般的理想,并能在未来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芒四射。
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宝剑在手,寒梅飘香,多年的科研探索,在实验室的涔涔汗水,都将化作无穷动力,鼓励你们前行,激励你们成功。
图 片:甘津瑜(2018级本科生)
撰稿人: 周辰俊(2021级硕士研究生)、夏钟升(2021级硕士研究生)
校稿人: 李晓慧(博士后)
编 辑:苑子恒 夏钟升
转载声明:如需转载请在本篇文章下留言,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