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风采丨直播回顾:洪文晶教授——“不一样”的厦大化工

4月16日晚20点,厦门大学“南强好专业,院长和你说”线上招生宣讲第七弹直播开讲,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副院长,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系主任洪文晶教授带来了一场“‘不一样’的厦大化工”的主题直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w教授都说了一些什么吧!

一、不一样的厦大化工

1 年轻有为

化工系建系于1991年,仅成立30年,却已经在国际上拥有了初步的影响力。在2019软科排名中,厦大化工位列国际51-75名。2020年QS国际排名中,化工学科位列151-200名。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是厦门大学工科中在各项排名和学科评估中最好的学科。

2 师资雄厚

厦大化工,高科技人才济济一堂。化工学科汇聚了国内外高水平师资队伍,超过60%的教授有海外名校留学经历。其中不乏像前化工系系主任,现集美大学校长李清彪教授,从海外企业界引进的诸如赵金保教授这样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来自牛津大学的张洪良教授等青年才俊。

3 不一样的研究风格

厦大化工有着很独特的研究特色,一方面我们尝试着推动着传统化工产业的升级与革新,而更多的,作为一个年轻的化工学科,我们尝试着去布局未来。

3.1 智能化工:让中国不再忍受“缺芯”之痛

化工系的老师与同学们建设了厦门大学的第一座省创新实验室,以校主陈嘉庚先生命名的嘉庚实验室。在地下十米建设了一个能够对外界振动、电磁屏蔽完全隔绝,并且安装了最先进的光刻机等微纳加工和表征设备的无噪音实验室,这也是亚洲第一座无噪音实验室。未来会进行半导体器件和材料的核心技术的研发,以解决半导体行业被“卡脖子的痛苦”。

3.2 柔性电子学:让柔性显示和可穿戴设备走入生活

厦大化工与厦门上市企业弘信电子共同组建了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针对一系列柔性显示和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关键材料和工艺问题开展校企联合攻关,让柔性电子走入生活。

3.3 生物制药:面对新冠疫情,厦大化工在行动

面对新冠疫情,厦大化工的研究人员积极地开展了相关的多肽抑制剂研发,其中一个化合物在初步实验筛选中有很好的结果。虽然我们才刚刚起步,但我们坚信,就是这样点滴的积累,造就了大国的科技实力。

此外化工系与企业也共建了千万级的合作平台,何宁教授生物絮凝剂成功用于制糖工艺,卢英华教授DHA成果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累计形成产值达4亿元以上。

3.4 一流的基础研究:厚积薄发

厦大化工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在Nature/Science/Cell子刊发表论文近10篇,在JACS、AIChE J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授权专利160余项。其中2019年在全碳电子器件的一个研究成果入选了科技导报评选的中国重大技术进展。

二、专业的选择

1 理科?工科?

选择专业,最主要的是要考虑每个人的兴趣,和自己所认定的人生意义。化学与化工虽然同在一个学院,却是很不一样的两个学科,化学属于理科,所追求的是探究未知世界,以此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并获取知识。化学工程则是典型的工程学科,研发的是工程与技术,追求的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里我们列出一个等式:化学+工程=化学工程,这也就意味着为了解决问题,我们的人才培养就有了很大的区别。

我们有时候开玩笑,工科就是要搞定问题,为了搞定问题我们就得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方面,化工是一个高度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我们需要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我们和厦大经院、管院在一起做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即便是技术领域,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研究也呈现了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的特征,我自己实验室的很多优秀研究生甚至选择到顶尖互联网企业发展,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学科的竞争力。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带来了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我们化工系的男女生比例一直保持在1:1左右,这应该也是工科当中比较均衡的男女生比例了。


2 卓越工程师计划&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我们的本科生培养拥有了很多到企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我们还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支持下,尝试地将我们的本科生送到世界最顶尖的企业实习和联合培养。厦大化工也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这就意味着毕业生可以通过华盛顿协议的互认直接在海外求职。

3 国际范:与跨国企业的深度合作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企业和厦大化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他们的留学生和我们的本科生们一起学习和生活,并逐步成为他们企业的中坚力量。

我们的学生参与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并且共收获了9个金奖,在去年的比赛中,我们的学生甚至给我们的参赛项目取了个很诗意的名字:随风而逝。这就是我们理工科的浪漫。

三、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1 深造机会

作为一个创新导向的年轻学科,研究生数目是多于本科生的,目前化工系共有331位本科生,而有477位硕士研究生,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想学习,深造的机会还是很充沛的。

2 厦大化工版“人生七年”-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w教授以本科室友的经历为例,讲解了厦大化工毕业生的典型职业发展道路。

班长选择了投身国家重大石化项目的建设,现在成为了中海油惠州炼化的团委书记。

胡子同学在毕业后选择在系里继续深造,他学习的是过程控制和系统工程,也在硕士毕业后基于这一背景开始了他在金融投资领域的探索。

宣传部长同学投身了互联网教育企业,并在最近开发了一套令人震撼的虚拟实验室软件系统,让我们未来的教育变得不一样。

洪老师寄语:希望大家并不只是等待着我们的创新,因为创新需要你的参与。厦大化工欢迎你,我们九月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