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要说在斯坦福大学联合培养期间遇到的事情,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了。去年美国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们居家隔离了4个月。跨过本就短暂的加州春天,直接步入了夏天。在那4个月里,虽然很担心疫情,也待在家里不能出门,但是我却在那期间过得很充实,也收获了很多感动。中国驻美大使馆的“疫情防护健康包”,厦门大学寄来的口罩,洪文晶教授、白华教授的关心,国内外亲朋好友的牵挂,还有崔屹教授以及实验室的同事们的关心照顾。在那期间,崔屹教授还建议我们在家学习理论计算或者写综述,不断地让自己进步。课题组还经常一起视频会议讨论课题,互相支持鼓励,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开心。当时国内的疫情也牵动着大家的心,我看到了祖国的担当、祖国的坚强和祖国的力量,致敬每一颗勇敢的心,我爱我们的祖国!

「喜欢」斯坦福大学也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和厦大有许多相似之处:校园临近海边,校门口的棕榈大道,有特色的建筑,浓厚的求知氛围……喜欢大海,也喜欢厦大和斯坦福大学。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愿你我都能勇敢地追求我们喜欢的事物,珍惜这份喜欢。这段时间也记录了我的一些成长和脚步:在异国他乡度过了本命年生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和洛杉矶的圣诞之旅,加州一号公路的自驾行……总之,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都很丰富多彩,充满欢乐。




「科研」在国外,我一共完成了两个研究工作,并在疫情期间参与了一篇综述的撰写,文章均待发表。在做第一个工作时,我接触到了自己之前并不熟悉的领域——固态电解质合成,崔屹教授的指导和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在合成某种目标固态电解质时,偶然合成出了该体系中的另一种新材料,组会汇报时我提出了继续探索如何合成出目标产物的计划,老师则建议我继续探索已合成出的这种新材料,“虽然它不是目标产物,但是可能它的电化学性能等会更好,值得探究”。也正是崔屹教授的指导,让我能够很快地找到课题的方向,而不是一味地执着于目标产物上。于是,我便继续研究该种固态电解质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在对这种材料的研究测试中掌握了该体系固态电解质的特点以及各种测试方法,成功地走进了该体系。十分感谢崔屹教授的指导与鼓励,让我明白了科研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的过程,在科研路上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要受到既定的目标的限制,思维要自由要开放,也要多吸收别人的建议。当然,这也并不与“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相悖,这只是对实验告诉我们的信息的敏锐捕捉,我们要不断训练自己发现它的能力。在这里分享崔屹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必须要放下一切问题,摒弃杂念,专注在事情上,不断地往前想,往前做。”与大家共勉。

「启发」和大家分享我的几点拙见:
①做喜欢的事vs.做适合自己的事。这是我读博士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国外的这段时间我想我可能可以给自己一些答案了。我们都知道,“喜欢的事=适合自己的事”并不是一个真命题。如果你正在做你喜欢的事,无论它是否适合你,那么你注定是开心的,因为我们可以靠努力把喜欢的事变成适合自己的事;而如果我们做着适合自己的事但并不知道是否喜欢,那么请你仍然努力工作,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答案。
②目标明确,保持自信。就像完成一个课题一样,一个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追求,那么我们便需要清楚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并为其安排合理的计划;同时保持自信心。只有相信,才会发生;允许遗憾,不要执念;可以反思,不要后悔;遇事积极,开心至上。
③每天都要进步。疫情期间,我从崔屹教授身上看到了“崔屹教授为什么那么牛”的答案。他为自己安排了很多工作,甚至比正常时期还要忙;他心系疫情,不断推进口罩及其消毒方案的研究,为缓解口罩供应不足贡献力量;他还带动学生们坚持学习和科研。崔屹教授就像灯塔,不断指引着我们前行。“千里之行,积于跬步”。每天的进步终将成就更好的自己。
④养成良好的习惯。Cui Group成员们和我的室友们都非常优秀,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良好的习惯。我很幸运能和他们一起工作和生活,让我不停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每当我们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我们便会丢掉一个坏习惯。何乐而不为之呢?
⑤爱自然,爱生活,托付时间。
「一百周年」2021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和厦门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在此祝贺厦门大学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祝愿我校和我党再创辉煌佳绩!
「致谢」崔屹教授,洪文晶教授,白华教授,厦门大学,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iChEM),国家留学基金委(CSC),斯坦福大学,Cui Gro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