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材料和分子操纵小组供稿
JACS:碳基分子结中的离子辅助共振注入及电荷储存

前言
将氧化还原活性分子和金属氧化物应用于分子结中,用来调节电荷传输特性,是提高后者的整流效应和电导开关效应的常用手段。然而,在干燥环境中,氧化还原过程仅能在较高的偏压下被激发(+5 V),导致电荷存储量较低,限制了这类方法的应用。最近,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Richard L. McCreery课题组构筑了一类新型的碳基分子结,将移动离子引入到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分子结中,使得分子层与相邻碳基电极之间发生共振电子转移,极大地增加了电荷存储。
内容
本文研究了碳/四苯基卟啉(TPP)/ LiF /碳分子结的共振电子注入及其产生的电荷储存效应,其中LiF层在乙腈(ACN)蒸汽中提供了可移动离子。分子结的结构如图1A所示,两端电极为电子束沉积的碳(eC),四苯基卟啉(TPP,分子结构如图1B所示)通过共价键与碳电极连接,LiF薄膜通过电子束沉积在TPP上方。TPP的HOMO能级(-4.9 eV)与eC的费米能级(-4.8 eV)接近,这使得电子可以从TPP分子转移到带正电的eC电极上(图1C)。紫外-可见光谱表明,相比于溶液中的TPP单体,当TPP接枝到eC电极上时,TPP的特征带发生了红移(图1D)。在TPP上沉积LiF薄膜后,紫外-可见光谱、拉曼光谱(图1E)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LiF的沉积并未影响TPP分子层结构的完整性。

图1 (A)分子结的结构示意图;(B)TPP单体的分子结构;(C)真空中TPP的HOMO、LUMO能级,以及eC的费米能级;TPP单体和TPP低聚物(无LiF层)的(D)紫外-可见光谱和(E)拉曼光谱
作者首先在真空环境下对该分子结的电流-电压(I-V)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真空环境下,该分子结表现为平板电容器的特性,在±2 V区间内具有平坦的电流响应;当偏压增大至+5 V时,电流在-1~-4 V区间内出现反向带(图2A),这是由于在正向扫描的过程中TPP的HOMO电子在偏压的诱导下出现分离。在真空中,LiF起到输运势垒的作用,因此由正向偏压注入的电荷被保留在TPP层中,并与对电极上的负电荷形成稳定状态。将TPP/LiF分子结置于乙腈蒸汽中时,其I-V特性曲线上表现出更大的电流,并且具有明显的法拉第峰,类似于电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现象。当正向扫描偏压从+1 V增加到+2 V时,曲线在+1.01 V处出现一个正向峰,在+0.84 V处显示一个反向峰(图2B)。对I-V曲线进行线下积分,可将电荷量分为4个象限,如图2C所示。分子结在乙腈蒸汽中产生的感应电荷总量比在真空中高出了78倍,表明乙腈蒸汽中分子结的电荷存储量更大。在真空中,有108%的正电荷(Q1+Q4)在负扫描期间(Q2+Q3)被恢复;而在乙腈蒸汽中,则有107%的正电荷被恢复,表明了LiF势垒的漏电流很小,电荷被有效地储存。

图2 TPP/LiF分子结的I-V特性曲线,以1000 V/s的速度正向扫描:(A)在真空中连续大偏压扫描;(B)在乙腈蒸汽中连续大偏压扫描;(C)在乙腈蒸汽中,分子结I-V曲线的积分象限
进一步,作者通过光电流测试对离子辅助电荷注入过程进行了表征。紫外_可见光下,分子结的光电流响应与吸收光谱密切相关。由于自由基阳离子TPP•+的生成,吸收光谱在700 nm附近出现新的特征峰。在真空中,当偏压为+1或+2 V时,TPP/LiF分子结的光电流谱图与TPP单体具有相似的Q- band;而在乙腈蒸汽中,当偏压为+1.4 V时Q-band削弱,在位于730 nm处出现了新的特征峰,表明TPP•+的生成。因此,在I-V曲线中,+1.01 V的峰与TPP•+阳离子的形成有关,而+0.84 V的反向峰表明TPP•+转变为TPP。

图3 (A)TPP单体氧化前后、TPP低聚物(eC电极上)的紫外-可见光谱;(B)TPP/LiF分子结在真空中、乙腈蒸汽中的光电流谱图
最后,作者通过HOMO-LUMO能级理论解释了乙腈蒸汽对TPP/LiF分子结电输运过程的影响。图4A为0偏压、真空下的能级图,其中HOMO能级为-5.5 eV,LUMO能级为-2.5 eV。假设在真空中的电场为线性,电子由TPP转移到邻近的电极上,当偏压大于5 V时,电容可增加2~3倍(图4B)。在乙腈中,LiF变为自由移动的Li+和F-,导致电场变为非线性。由于LiF的贡献,导致低偏压时的电容增加。而电容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TPP的氧化,使得F-能够渗透到TPP薄膜中,补偿了TPP•+的空间电荷从而提供了法拉第电荷,并且半充满的HOMO能级为TPP层内提供了电子传输通道,提高了电流(图4C)。此外,当离子浓度增加,注入势垒减小,使得电子可以通过近共振传输的方式由TPP HOMO能级流向电极,减小了传输距离(图4D)。

图4 TPP/LiF分子结的能级示意图(A)偏压为0 V,真空;(B)偏压为3 V,真空;(C)偏压为1.5 V,乙腈蒸汽中,移动离子Li+、F-的浓度为0.5 mM;(D)偏压为1.5 V,乙腈蒸汽中,移动离子Li+、F-的浓度为5 mM
总结与展望
当移动离子存在时,电荷可以通过TPP•+/TPP的可逆氧化储存在TPP/LiF分子结中,从而使得有效电容提高78倍(相比于真空)。此外,由于半充满HOMO轨道的产生,TPP可作为导电层。分子结中的离子屏蔽现象类似于电化学中的双电层效应,可以显著降低分子结在10~30 nm厚度范围内的电荷注入势垒。利用移动离子能够实现共振电荷注入和高电荷存储密度,有望产生不同于硅和常规半导体的电子效应。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0c03943
撰稿人:卢至行(2018级博士后)
校稿人:梁青满(2020级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