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访谈|硕士生篇 - 2022版深造指南

导  语


梅雨连绵过后,第一声盛夏的蝉鸣寓示着又一批优秀的π-Lab成员完成学业并奔赴人生旅途的新征程。在临别之际,我们邀请到选择国内、国外继续深造的四位硕士师姐分享她们在科研与求学之路的心得感悟,激励π-Lab师弟师妹见贤思齐且更清晰地了解到求学深造的方向选择。




请问师姐在什么时候决定要读博的呢?对想要读博的师弟师妹安排硕士期间的科研生活,有什么建议呢?



研二下吧,算是比较仓促。早点做好决定,提前准备。有没有一作的文章是非常影响读博的,要尽可能的提前规划好文章投稿。

菏潍


在研一的时候就下定目标决定读博了。我觉得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全力以赴地向自己的目标靠近;要有时间观念,给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事情都设置deadline;保持清晰的头脑,多读文献,主动思考自己的课题需要什么数据支撑才能完整;付诸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什么事情功利心不要太重,先做再说,付出一定会有相应的收获。最后,要有一项自己热爱的事情,这样在遇到困难和低谷期的时候可以分担、转移注意力,帮助自己更快的适应和挑战遇到的难题。

周萍

大二。在经历了浑浑噩噩的大一后,大二开始有规划想认真学习了,但是因为大一绩点太差了想出国直博几乎不可能,所以决定保研蓄力。做基础研究的话研一上学期就多进实验室学习吧。

龙凤

从一开始就有读博的想法。硕士期间大家用心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就好,π-Lab的很多制度比如周报其实非常锻炼人。

知雨



为什么选择攻读博士呢?在决定读博之后又特意地去做了哪些准备?



因为文章上来不及了,我当时就考虑结合自身原先和现在的方向,去申请相关方向的导师(二维材料和器件方向)。简历要突出自己的独特性和优势(本科研究生出身好/独特的技能/好文章),套磁要尽可能去想和那导师那边的结合点面试前做好对方研究方向的功课,聊天的时候尽可能自在一点就好,别太紧张。

菏潍


要说做准备,那就是踏踏实实做实验,老老实实改文章,从科研小白接受完整的科研训练对于未来读博还是很重要的。简历的话中英文各准备一份,着重突出自己的研究背景和科研成果;面试的话放平心态,回答面试问题要有逻辑性,不能东拼西凑凑出一个看似还完整的答案。

周萍

准备雅思,护照。因为规划得比较早所以在研一研二就拼命肝课题,研二下学期尝试申请出国短期交流(后因疫情未果)。所以如果后面疫情缓和了,条件允许的话,大家也可以试试先出国短期交流三个月,对后面的申请会很有帮助,当然在此之前要确保能顺利毕业。

龙凤

因为国外看足球不用熬夜

想出去看看,感受不一样的科研氛围,主要准备就是考托福,了解了一些国外申博的情况。

知雨



在申请攻读的过程中,有哪些时间节点需要注意呢?如何筛选意向导师,

怎么能了解意向导师情况或联系对应组学生?



国内的话,9月前就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联系老师了,特别是热门的老师,好多可能已经订到了一年以后。但大部分老师还有名额,10月底基本上就都定下了。所以暑假就要开始套磁了。

菏潍


申请博士的话大概六七月份就要开始联系了,联系导师后就要注意报考院校提交材料的时间节点就可以。

筛选意向导师可以先向师兄师姐打探一下他们课题组的大致情况以及导师的大致情况,一般来说联系导师后导师如果中意你的话,会提前和你视频或者电话了解一下情况,你可以通过和老师的沟通来分析你们的交谈是否灵魂契合,是否在一个频道上。

另外你可以通过他们课题组发的文章找到对应学生的邮箱,从而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周萍

我是从九月初开始套磁的,因为比较早所以老师们基本都无法确定一年后是否会有funding,只能说留个印象,保持联系(也有可能只是老师们的套话),锻炼英语和胆量。

然后找一个学校排名比较靠前自己也想去的地方做CSC的保底,因为CSC只能有一个选择,所以我觉得稳住一个最满意的CSC就可以放心冲全奖了。

9月我一边发套磁信一边也在准备雅思,留了两个月时间(11月的考试),CSC的雅思要求为6.5,全奖的话这个成绩基本也够用(顶尖名校除外)。

龙凤

CSC需要在二月末交材料,而欧洲的全奖是岗位制,一般要求尽快到岗,所以可以在研三上学期广撒网套瓷,尽量在12月左右定下来CSC的导师,准备需要的材料:邀请信、研究计划(中英文)、导师简历、外语水平证明、国内导师推荐信等。具体要求可以在CSC官网上查询。

CSC准备的差不多了之后可以在研三下学期找一些心仪的全奖职位进行申请,不过全奖职位就很看运气和水平了。

知雨



申请过程中,如何让老师关注,面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自身条件好就容易被关注,面试前多做做意向导师方向的调研。实在时间上来不及去b站看几个相关方向的学术报告也是好的。如果想换方向,那刚刚入职的新老师对你感兴趣,给你面试机会的可能性会大一点。

菏潍


简历和自己的研究背景都很重要,就好好准备申请博士的科研成果就行了。

周萍

套磁前多看看对方的工作,然后套磁信可以写一点你的工作与他的方向能结合的地方,或者基于他的领域提一点你自己的想法。

雅思我踩线过,口语和听力是硬伤,所以这两部分我只有失败的经验,相信大家比我厉害!跟我差不多的那就,平时多积累多听多讲多练吧(虽然听起来假但有用)。写作:因为雅思写作容错率很低,所以一定要避免出错,拿不准的就不要写,宁可不高级,也不要犯错;阅读:多总结自己犯错的地方,题不用刷太多,但一定要总结,吃透题目所涉及的每一个同义替换(懂的都懂)。

龙凤

我个人认为欧洲的导师非常看重专业对口的程度,如果导师和自己做的方向非常相关,那大胆的展示自己就好了。能通过π-Lab的中期,面试做presentation都没有大问题。

如果跟我一样,方向跨度很大或者想在博士期间转方向,一定要写好research proposal,突出自己的背景和对方导师之间的交叉点,和一些软实力(比如编程能力,英语水平等等)。

我考的是托福,备考时间在一个半月左右,因为每天还要做实验,所以其实备考时间很紧。托福速成的方法其实就是多练听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一下影子跟读法,有奇效。

知雨



相比以上学习经验的分享,在科研之外有哪些小tips分享给师弟师妹吗?


放宽心,尽力而为,别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接受失败和现状,让自己有个强大的内心,大家已经是成年人了,加油吧。

菏潍


拥有一个自己的爱好和三两个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将是科研生活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萍

坚持或者培养一些爱好吧,我看羽毛球就不错,还能有机会被π-Lab男神导师们带飞。多跟小伙伴出去走走呀,多尝试新的东西,别辜负了厦门这座浪漫的城市。

龙凤

平时要坚持锻炼,厦大免费的健身房不香吗!漂亮小姐姐肌肉猛男应有尽有

知雨

我们实验室是一个大组,请问各位师兄师姐在与导师和实验室小伙伴相处方面有什么建议呢?

师弟师妹求一份π-Lab生存指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意与人交往的分寸感,对于关系没有特别亲近的小伙伴,尽可能不要提太过分或者特别占用别人时间的要求。特别对于不太熟悉的师兄师姐,哪怕你不得已要麻烦对方,态度要好要谦逊一点。态度一般对方和你又不熟帮助你的几率就很小了。积极和小伙伴们沟通,多打打闹闹,对于熟人相处总是更自在一点。

菏潍


好好做好自己研究课题的事情,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援助他人。

周萍

多沟通交流吧,尽量不要一个人emo。

龙凤

组里的老师大部分师兄师姐都非常nice,所以正常、有礼貌的相处就可以了。(社恐本人似乎不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知雨



非常感谢各位师姐的分享。即将离开奋斗多年的厦园,能否用⼀两句话来总结⼀下在这⾥的时光,

对π-Lab和母校有什么寄语?


在π-Lab的时光是一段充实并且不断自我探索的旅程。对于不少同学,多年后回头看,这都会是一个特别的人生转折点。希望之后的π-Lab这个团队能继续在未知的科研道路上永远前行,永远探索创新。

菏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周萍

我很幸运能遇到一群厉害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以及有趣的小伙伴们。

祝π-Lab顶刊多多!

龙凤

承蒙各位老师和师兄师姐教诲,π-Lab三年是我前24年的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愿π-Lab和厦大越来越好。

知雨


π-Lab 2022届硕士毕业生

张菏潍

主要研究方向:硕士期间主要从事石墨烯电极的电输运调控,为组里10+篇文章提供科研绘图。

毕业去向:厦门大学材料系



π-Lab 2022届硕士毕业生

周 萍

主要研究方向:硕士期间主要从事分子器件相关研究,发表nanoscale论文。

毕业去向:浙江大学stoddart分子科学研究中心(Stoddart Institute of Molecular Science)


π-Lab 2022届硕士毕业生

黄龙凤

主要研究方向:硕士期间主要从事单分子量子干涉效应研究,发表Science China Chemistry、JACS(共一)论文。

毕业去向:慕尼黑工业大学


π-Lab 2022届硕士毕业生

祝知雨

主要研究方向:硕士期间主要从事单分子电化学方向,发表一篇一作SCI论文。

毕业去向:Radboud University


图文供稿:张菏潍、周萍、黄龙凤、祝知雨(2022届硕士毕业生)

稿件整理:苑子恒(2021级硕士生)

编辑:苑子恒、吴思逸


转载声明:如需转载请在本篇文章下留言,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